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二婶从裤兜里掏了两块钱给夏阳。
夏萍连忙拦住了,“二婶,别,阳阳身上有钱,又不是过年过节的,不用给他钱。”
赵二婶道:“甭跟我客气,离过年也就差半个月,你跟建军都出息,工作也忙,估计也没时间回来过节,我这就当提前给阳阳红包了。”
夏萍这才作罢了,旁边的赵小姑也拿了两块钱出来塞给夏阳,笑道:“阳阳,这是姑婆给你的,拿去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啊。”
夏阳拿着四块钱,笑得甜甜的,说道:“谢谢叔婆,谢谢姑婆。”
……
货担郎指的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
他们起源于商品流通不够发达的古代。
古代的货担郎们走街串巷,货担上物品齐全,琳琅满目,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
货担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因此,在古代乡村,货担郎的到来往往像节日般热闹。
货郎担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在国内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货担郎这种职业在八零年代初又开始兴起来了,他们作为贸易的补充部分,补充了市场流通的缺憾,弥补了商业网点的不足。
因此,有不少六零七零后的童年记忆中也都深深地印下了走村串户的货郎担的身影。
他们多半是中年汉子挑着一副货担,一头是筐,一头是货箱,手上还摇着拨浪鼓。
虽然货担郎往往只挑来一副货担,但商品也算丰富,有妇女用的蛤蜊油、木梳、镜子、针头线脑;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手纸、剪子;有小孩用的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用具,还有麦芽糖、五花果糖果等零食。
这年头资金紧缺,要得到这些小物件,除了用钱购买外,还可以拿东西去交换。
乡下孩子们常常会拿鸡毛、鸭毛、牙膏皮、烂鞋、碎布头之类的废品换玩具或糖果。
现在,站在村口的这个货郎,倒是挑来了一副扁担,手上拿的不是拨浪鼓,而是琉璃咯嘣,他这一吹咯嘣,一堆村人循着“咯嘣,咯嘣”
的声音一路寻来,围在货担郎的周围,看着搁在地上的两个装满小商品的箩筐,然后挑个喜欢的问价钱。
站在夏阳左边的那个小孩就是这样,用力拽扯母亲,抬头望着箩筐里的花生糖,哭闹着要母亲给他买。
夏阳到底是成年人心智,不会像这个小孩那样失态,他挑了两个琉璃咯嘣和一些红色头绳跟小女孩用的发卡,看见赵建国看着那包无花果不动,夏阳也买了两包无花果,跟赵建国分了一人一包。
赵建国开了一包无花果,递给跟夏阳一起吃,“阳阳,你那包先别开,晚上我们一起去狗子家看电视,边看边吃。”
夏阳:“……好。”
随你喜欢咯,不过这年头,能有什么电视剧好看的?
回去之后,夏阳把红头绳给了赵小姑和赵二婶分,又将买来的发卡送给13岁的堂姑——赵心兰。
赵心兰没想到自己也有份,还是这么漂亮的发卡,红着脸跟夏阳说谢谢。
赵二婶和赵小姑见了,都夸夏萍不亏是有文化的大学老师,真会教孩子,把夏阳教得又大方又懂事,村里孩子还真没人比得上。
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一朝穿越,现代白领唐可可穿到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身上。住山洞,挖野菜,吃了上顿没下顿。唐可可挽起袖子,带领四兄妹一边斗极品虐渣渣,一边发家致富两不耽误。买房子,上私塾,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时好心接济了落魄秀才李煜然,可这家伙天天阴魂不散刷存在感。...
div
谁说赘婿不如狗?李云东偏不信邪,三年隐忍,终于让他等到了岳父向他低头的那天...
离婚前,我是个上门女婿,穷屌丝,老婆一家待我如狗。离婚后,我是超级大土豪,踩富帅,收富美,不在话下!...
老婆轻点,你太紧我喘不过气了。她松开紧握的手,无奈翻白眼道,系个领带而已,不用说得那么销魂!初见,她撕坏靳家四爷的衣服只为给渣男戴绿帽,却被他绑进民政局假戏真做。婚后,四少夫人除了花钱和虐渣还要寻遍全球名医治腰伤。直到有人献出良策老公,医生说怀孕保平安!看着天真又兴奋的小娇妻,某男腹黑回应,宝贝儿,保不保还得日后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