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他看到这么多犍陀罗佛像的时候立即明白,已经到了“北天竺”
,愉悦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把一路上辛苦带来的礼物如金银、绫绢分赠给这儿的寺庙,住了一阵。
然后,开始向印度的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进发。
这里是他长长喘了一口气的休整处,这里是他进入佛国圣地的第一站。
我在两层讲经堂之间反复行走的时候,满脑满眼都是他的形象。
我猜度着他当年的脚步和目光,很快就断定,他在这里一定想到了法显。
法显比玄奘早二百多年已经到达过这里,这位前代僧人的壮举,一直是玄奘万里西行的动力。
法显抵达犍陀罗国是公元四○二年,这从他的《佛国记》中可以推算出来。
法显先是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后也是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这里的。
他比玄奘更让人惊讶的地方是,玄奘翻越帕米尔高原时是三十岁,而法显已经是六十七岁!
法显出现在犍陀罗国时是六十八岁,而这里仅仅是他考察印度河、恒河流域佛教文化的起点。
考察完后,这位古稀老人还要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再走海路到印度尼西亚,然后北上回国,那时已经七十九岁。
从八十岁开始,他开始翻译带回来的经典,并写作旅行记《佛国记》,直至八十六岁去世。
这位把彪炳史册的壮举放在六十五岁之后的老人,实在是对人类的年龄障碍作了一次最彻底的挑战。
站在犍陀罗遗址中,我真为中国古代的佛教旅行家骄傲。
中国文化的史记传统使他们保持了文字记述的习惯,为历史留下了《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
现在,连外国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中国人的这些著作,一部佛教史简直难于梳理。
甚至连印度史,也要借这些旅行记来修订。
中国人的来到虽然晚了一点,但用准确的文字记载填补了这里的历史,指点了这里的蕴藏,复活了这里的遗迹。
在这印度文化和希腊文化的交汇处,中国人终究没有缺席。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六日,伊斯兰堡,夜宿Marriott旅馆
远行的人们
我以前曾经说过,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
细说起来,这四种人走路的距离还是不一样。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走得远一点,而军人却走得不太远,因为中国历代皇帝都不喜欢万里远征。
那么僧人与诗人呢?诗人,首先是那些边塞诗人,也包括像李白这样脚头特别散的大诗人,一生走的路倒确实不少,但要他们当真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帕米尔高原就不太可能了。
即使有这种愿望,也没有足够的意志、毅力和体能。
诗人往往多愁善感,遇到生命绝境,在精神上很可能崩溃。
至于其他貌似狂放的文人,不管平日嘴上多么万水千山,一遇到真正的艰辛大多逃之夭夭,然后又转过身来在行路者背后指指点点。
文人通病,古今皆然。
僧人就不一样了。
宗教理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他们中的优秀分子,为了获取精神上的经典,有可能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脚步。
我们这一路走来,曾在埃及的红海边想象古代中国商人有可能抵达的极限,而在巴比伦和波斯古道,则已经可以判断他们千年之前的脚印。
千年之前,当其他古文明的马蹄挥洒万里的时候,中华文化还十分内向。
终于有两个僧人走出,要用中国文字来吸纳域外的智慧。
我们与他们在犍陀罗逆向遭遇,但接下来,却不再逆向,而是要追随他们去考察印度,即他们所说的佛教圣地天竺了。
在塔克西拉的山坡上我一直在想,法显和玄奘经历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实际上是插入了别国的历史。
那么,是插入了人家的哪一段历史呢?
法显是五世纪初年到达的,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有九百年,离阿育王护法也有六百多年,已经进入大乘佛教时代的中段。
宸宫由作者沐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宸宫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即便天意弄人,总归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都市言情,1V1,专情,HE结局。...
作者绿水绕青山的经典小说骨头们想种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骨头们想种田一万年前终焉降临,日月无踪,生机死绝。但是生命何等顽强,它以另一种形式顽强的存活下来,骷髅,灵体,晶化,植魂他们顽强的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绝望的轮回。死而复生,生而复死,带着执念抵御着终焉灾厄。一万年后,一个异世来客被剥皮去肉,经历无尽苦难越过那片白骨化沙之地终焉沙海进入他们的世界。且看这个异世骨头踏着漫漫骨沙,重刻这日月星辰星辰(本文前慢热,看无脑爽的请走别家,看书群914259...
福德深厚的亡灵会获得重生的机会,回到生活中去抓捕躲藏在人间地府的污浊之物,审判亡灵的正义与平和,活人的世界就由别人来拯救吧。...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不一样的大天王李靖,演绎一段不一样的千古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