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谈逻辑(第1页)

谈到中国人的逻辑问题,这问题是基于中国人对于真理之概念的。

真理,据中国人的观念:是从不可证实的,它只能暗示而已。

庄子在二千年前,在他所著的“齐物论”

里头早已指出人类智识的主观性:即使吾与若辨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耶?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尔果非也耶?其或是也?其或非也耶”

其俱是也?其俱非也耶?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甚。

我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了耶?

照这样的推理讲来,真理是不可证定的。

它只能被“会心于忘言之境”

故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曰:“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道即谓真理,故真理这样东西,只能在直觉的悟性中感到。

中国人虽非明觉地同意于庄子的认识论的哲理观念,然而本质上是与之合一的。

他们所信赖的,不是逻辑——逻辑从未发展成为完备之科学——而是或许更为健全的普通感性。

凡性质类似强辩的理论,非中国文学所知,因为中国传统地不相信它,从而辩证法在中国遂不见其发达,欲求科学文字之以文学的形式出现,亦遂不可得了。

高本汉(b。

kalgrea)不久写过一篇文章,表出中国著名批评家辨别古书真伪在争论中所用之诡辩,有许多错误实在幼稚得可笔;但这种错误必须待引用了西方方法才能显露出来。

中国人写文章从来未有写一万五千字以权立一个基点;他仅留下一短短标志让后人来赞许或反驳其真实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者总欢喜把笔记或随笔遗传给我们,里头包括零零碎碎的片段:也有文学写作态度的意见。

也有校正古史错误的记录、也有暹罗双生的佚事、狐仙、红髯客、吞蜈蚣僧等等奇闻异迹,杂沓纷坛,凑在一起。

中国著作家只给你一段或二段论辩,便下结论。

当你诵读他的文章,从不觉得它的发展已达到论辩的最高峰或天然的结论,因为论辩与证据都是那么简短,不过你可以感到一刹那的幻觉,觉得它已经达到了结论了。

笔记中之最佳者,如顾炎武之“日知录”

(十七世纪初期),其享盛名之由来,非由于逻辑,而由其记载言论之本质上的正确,此等正确性,只有留待后代的证明的。

日知录中一二行的文字,有时需要后人几年的考据,这真是再科学没有了;又如要决定历史事迹上的一点,会需要数度往返的勘察,需要百科全书那样渊博的学问,而他的错误终属不易校正,即说是正确的,一时也没有可能明见的佐证,但只可以意会的加以赞同,因为在他的著作问世以后三百年来,未有人能举出反对的论据,如是而已。

吾人于此可见逻辑对普通感性之对峙,在中国代替了归纳与演绎论理之地位。

热门小说推荐
从雨霂声

从雨霂声

第一次看到你时的模样,穿着一件像是爸爸衣柜里的蓝白Polo衫,一条秋装校裤,一双耐克篮球鞋,依靠在门厅立柱,和朋友谈笑着,微风吹起你的刘海,那双明亮的眼眸伴着你的笑容变成了月牙形,这一眼便成了永远。...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宋欣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熬夜发朋友圈卖东西补贴生活费,居然就突然之间熬夜猝死了?再次睁眼…这…这是个什么地方?木头房子小村庄?没馅儿的包子破衣裳?这怎么行?快让我这个从现代穿过来的都市大学生来改变这一切!等,等下!我怎么叫宋馨瑶?我怎么还有个没见过面的性冷淡未婚夫?我是个被捡回来的弃婴?不怕不怕,手中有满电的手机,有时刻更新的朋友圈,什么食谱衣服养生秘方全都在手...

新婚不甜蜜

新婚不甜蜜

新婚不甜蜜是郁菲精心创作的言情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新婚不甜蜜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新婚不甜蜜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新婚不甜蜜读者的观点。...

大唐天子

大唐天子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

乾坤剑神景言

乾坤剑神景言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