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以一己之力,击退了美军40多次进攻,歼敌280余人,被美军称为“生死判官”
!
这听起来有点像神剧里的桥段,但却出现在现实中,而且发生在朝鲜战场上。
就连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在后来的回忆中都透露着震惊,他说,这个中国士兵简直不是人,实在太可怕了。
这个范弗利特口中“可怕”
的人,正是19岁的胡修道。
胡修道,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
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家里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更残酷的是,他6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母亲带着他的兄妹6个度日。
家里唯一的一点地,面积小得连粪桶都放不稳。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没念几天书就扛起扁担,给地主家干活去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跟随乡亲们一起到广汉机场干活。
本来说是帮忙修工事,结果却成了被迫劳动,动作稍微慢点就要挨打,当时工地上的监工是美国人,下手特别狠辣,甚至当场就打死了两个工人。
当时胡修道才十几岁,亲眼看着这些事发生。
1951年,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征召刚刚开始,胡修道第一个就报了名。
他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打美国人吗?我去!”
临走前,他只跟母亲打了个招呼,老人家抹着泪叮嘱:“幺儿,听话,平安回来!”
胡修道被分配到12军31师91团5连。
刚到部队没多久,12军就被拉到了朝鲜战场。
在朝鲜1986年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连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都无迹可寻,而一座海拔不过597.9米的小高地却被特意标出,因为那里,叫做上甘岭。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就在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居住的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小高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
之间发生过一场举世闻名的战斗——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阵地对敌我双方来说,是必须争夺的战略要地,当时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范弗利特亲自上阵指挥。
为了改善金化以北防线的情况,美军司令范弗利特采用了摊牌行动,决定以炮火压制的方式,夺取上甘岭及其附近高地。
从一开始的“联合国军”
冲锋猛攻,志愿军顽强坚守,到双方不断向战场上叠加兵力和重武器,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变得前所罕见,炮兵火力密集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1952年10月14日,300门火炮对准了五圣山前沿的597.9和537.7两座高地,同时美军还出动了27辆强劲的坦克和40架轰炸机。
随着一声令下,美军开始了近乎疯狂的炮击,铺天盖地的炮火把整个山头都削低了两米,尽管志愿军们躲在坑道内,还是免不了被强烈的冲击波震伤。
炮火密度达到每秒6发,远超二战时期的最高水平,整座山成了尸山火海、人间地狱。
到了11月,美军仍然没有停止进攻,5日,美军对着597.9高地发动了整场战役中最猛烈的一次进攻。
战斗正式开始后,得益于高地天然的地理优势,597.9高地由两条“V”
字形山脉组成,所以志愿军提前在东北和西北两边的山梁上布置了12个阵地,用0~11分别署名。
1952年11月1日,作为预备队的志愿军第12军第91团投入上甘岭597.9高地的战斗。
11月5日,胡修道和藤士生在班长李峰的带领下共同坚守其中的3号阵地。
当时作战的主要方针是这样的:因为美军拥有空中火力支援,能够集结大规模力量进行无差别打击,所以我军就采取分散作战的方式,减少单位战场士兵数量,依靠阵地轮番作战。
正因如此,面对敌军派遣而来的15个营的兵力,579.9高地志愿军,也只驻守了一个连。
时年胡修道只有19岁,参军不到一年就奔赴了战场,这是他第一次真枪实弹地作战,既紧张又激动。
胡修道后来回忆起那次作战,总会第一时间想起自己所在战斗班班长李峰的脸庞,当时班长问他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胡,你怕不怕”
开局签到亿万倍天赋,脚踩绝世天骄,横扫六合八荒。无敌于天下,镇压一个时代!...
一场代孕,她替一个神秘金主生下一个孩子!男人扔给她一张支票,拿了钱,儿子从此跟你再无关系!她拿着支票,眼睁睁看着他抱着孩子离开!多年以后,再次遇见与她眉眼相似的孩子!她下定决心这次要留在儿子身边,弥补他。怎么,五年前你自愿收钱生下来的儿子,如今又想要回去吗?金主男人在察觉她的身份与目的时,居高临下睨着她问。我只想照顾我的孩子!苏木木卑微奢求他。男人闻言嗤笑一声,照顾他当他的保姆?看着他叫别的女人妈...
...
站到巅峰的他,选择了归隐。一场相亲,使他无意间获得了异能,麻烦却接踵而来,面对各种神秘的势力!刘然,一路扶摇而上,破浪乘风,醉在美人怀,醒掌杀人权!...
十八岁那年,父母的坟被刨了之后,我才明白自幼将我抚养长大的三叔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三生羁绊,一世牵连。我说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她说滚!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在彼岸守候三载浮生未歇!...
大婚之日,一场阴谋,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上海滩贺三少。一入候门深似海,她知道,不进便是退。父亲遭遇离奇车祸,初恋蜕变后强势归来,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小妾婆婆及妯娌的栽脏陷害,让她丢开天真烂漫,东海扬尘,凤凰盘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