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英雄志7 八女投江(第1页)

八位女英雄中只有三位生前经历流传下来了,她们是冷云(1915——1938),原名郑香芝,后改名郑致民,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1934年加入中国**后,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7年夏加入东北抗联第五军,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

1938年夏初随五军一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同年10月英勇牺牲。

杨桂珍1920——1938,黑龙江省林口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1936年加入“抗联”

,1937年参加**,1938年随军西征时任班长。

安顺福1915——1938,黑龙江省穆棱县人,朝鲜族,**党员,原“抗联”

四军被服厂厂长。

其他五位同志只留下英名,她们是班长胡秀芝,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朝鲜族。

1、随军西征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为了消灭东北抗日武装,纠集大批日伪军对东北抗日联军加紧了围攻。

日伪军日益加紧对“抗联”

部队的军事“讨伐‘,他们企图用强大的兵力,将“抗联”

逼到北方国境线一带,将活动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联”

部队聚而歼之。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跳出日伪军的包围圈,**吉东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决定,所属四、五军主力向西南的五常地区远征,与在吉林地区活动的抗联第一路军和第二路所属的第十军打通联系,开辟新的游击区。

1938年4月,西征军开始行动。

在西征军中有许多女同志,他们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肩并肩地进行战斗。

在战斗中她们发挥战斗员的作用,在战斗结束后,她们又是宣传员,在行军途中,她们还要照顾伤病员,承担着服务员的作用。

7月12日,妇女团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取得了胜利,使敌人恼羞成怒。

因此,敌人频繁调动,企图对西征军形成包围,将我军消灭在西征途中。

为了摆脱敌人,粉碎敌人的阴谋,西征军决定分路行动。

护送西征的五军军长柴世荣率教导团及部分队伍返回刁翎地区活动,四、五军则分兵两路继续西进。

两军妇女合并起来,原属四军的女同志并入冷云所在的五军妇女团,随五军一师行动。

8月间,西征部队五常县境后,遭到日伪军重兵围追堵截,空中有敌机侦察、扫射轰炸,地面有3000多日伪军围攻,抗联部队伤亡很大。

在这种险恶形势下,五军一师剩下的100多人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寻找军部,进行休整。

这时原有30余人的妇女团,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大部分都牺牲了,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杨贵珍、胡秀芝,原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战士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朝鲜族)和王惠民等8名同志了。

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

8名女战士经过长期艰苦的战斗考验,已经变得十分坚强

冷云原名叫郑香芝,冷云是参军后的化名。

小学毕业后,她考入设在佳木斯市里的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在革命教师的教育影响下,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爱国思想变得更加强烈。

她决心效法秋瑾等巾帼英雄,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她郑重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郑致民”

,有时也写成“志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佳木斯和桦川县各界爱国群众,纷纷集会游行,揭露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郑致民一方面积极残疾抗日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还计划着去投奔在附近地区活动的抗日武装部队,只是由于没有人推荐介绍,最后没有去成。

但是在宣传抗日运动中,郑致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佳木斯陷落后,郑致民仍然积极从事抗日工作。

热门小说推荐
路小姐的爱情甜哭了

路小姐的爱情甜哭了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

天珠尘缘录

天珠尘缘录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粉饰的盛世,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失忆的少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错成世间百态。帝王将相,苍生黔首,浮沉于无边苦海。尘世间,少女孑孓独行,寻找着久远的回忆。...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上门女婿要翻身

上门女婿要翻身

穷小子入赘为夫,受尽了白眼和嘲笑,如今发现自己竟是富豪私生子,继承亿万财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