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英雄志6 王铭章(第1页)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1893年出生于四川省新都县泰兴场一个小商人家庭。

父母早逝,靠叔祖父的资助,上了新都县高等小学,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五期。

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抗战,为川军第四十一军代军长、一二二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固守滕县,以劣势兵力武器顽强抵抗日军。

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最后以身殉国,牺牲时45岁。

1、出川抗战

1937年9月5日,王铭章率领所在的第四十一军和第四十五军,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在邓锡侯将军的统率下,徒步走出四川,北上奔赴抗日战场,加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属下的战斗序列。

部队到达山西后,正值日军大举进攻娘子关。

王铭章即奉命率所部第一二二师火速增援娘子关。

1937年10月24日,王铭章率部在娘子关西南侧的东回村、西回村中间地带与西犯的日军第十四师团展开遭遇战。

王铭章所率的川军装备十分落后,仅有自产的七九步枪和少数轻、重机枪,许多部队还以大刀、手榴弹为主要武器,并缺乏野战医疗、救护、运输等后勤组织。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王铭章率领全师官兵,以落后的武器装备,发扬不怕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敌人展开了激烈争夺制高点的战斗。

王铭章亲临前线督战,战况空前残酷。

苦战七日,双方损失惨重,但我军阵地岿然不动,保证了大部队的调动转移。

1937年11月,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调往徐州、砀山一带,以阻截沿津浦线南下之敌。

1938年1月,蒋介石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处决了不战而退的山东军阀韩复榘。

会后决定,以王铭章为四十一军前敌总指挥,代现军长指挥全军。

王铭章奉命率部防守津浦线北段之滕县。

1938年的3月,虽然已是春天,但寒气仍然逼人。

此时,率四十一军一二二师驻防在鲁南大地上的王铭章感觉不到春意,因为敌人即将来犯,他以前敌总指挥指挥各部严加布防,以迎接来犯之敌。

自北上抗日以来,已经半年时间了,王铭章脑中的弦时刻紧绷着。

他时时想起去年,也就是1937年9月12日那天,在德阳,他和将士们一起,慷慨誓师,发誓用行动、用热血抵抗日寇,报效国家。

先去山西,现在又被调到山东,只要是抗日,不管到哪里,他都不在乎。

他甚至无暇去想妻儿老小,反正在北上之前他已经回了老家新都,立好了遗嘱,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了……。

王铭章所部驻防的地方是津浦铁路的一个隘口——滕县。

从3月初起,日军就开始在滕县以北的兖州、邹县集结重兵,12日,又把精锐之师矶谷第十师团开到邹县,目的就是向南推进,夺取徐州这一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

要夺徐州,滕县首当其冲。

守卫滕县的任务是由第五战区布置、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下达的。

孙震知道,这是一场硬仗,王铭章在川军中早以英勇善战著称,这一重任非王铭章莫属。

因此,孙震任命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代军长,统一指挥一二二师、一二四师。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啊!虽说有两个师,每个师又有两个旅,但每个旅实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数量上远不能与敌人相比。

而且部队使用的是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也有轻重机关枪、追击炮,不过为数太少,质量又太劣,炮弹装不进、发不出乃常有之事。

热门小说推荐
路小姐的爱情甜哭了

路小姐的爱情甜哭了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

天珠尘缘录

天珠尘缘录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粉饰的盛世,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失忆的少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错成世间百态。帝王将相,苍生黔首,浮沉于无边苦海。尘世间,少女孑孓独行,寻找着久远的回忆。...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上门女婿要翻身

上门女婿要翻身

穷小子入赘为夫,受尽了白眼和嘲笑,如今发现自己竟是富豪私生子,继承亿万财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