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尔雅》是经吗?与《论语》和《孝经》一样,不是又是。
《论语》是孔子语录,《孝经》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那么《尔雅》又非孔子所作,也不在朝廷规定九经范围内,为何郭学究要章越来学呢?
但见郭学究言道:“尔雅非经,却是六籍之户牅,学者之要津。
你若有意训诂,则《尔雅》,《说文解字》为必学之道。”
《尔雅》相当于词典,字典。
比如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这句话就是出自《尔雅》,也是训诂。
而对经义的训诂。
而训诂之学在汉朝时这是儒生可以专研一辈子的学问。
一般的经师教你背诵经义,背诵注释都可以应付经义考试,但好的经义老师会先教你从训诂开始。
但训诂之学高低很厉害。
水平差的只能照搬古人注释,达者就可教古人是如何来注释经义,最厉害则是‘以我为标准’。
也就是古人注释都不对,我才是正确的。
比如汉朝时诗经鲁,齐,家三家作注,后又有毛诗。
待东汉大儒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天下读书人都改学毛诗,以至于另三家失传。
故而诗经只以毛注为正宗,而不似春秋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家注释,就此而言郑玄实在是对包括章越在内的读书人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最后郭学究又叮嘱章越,读经只训诂而不章句。
读汉书列传时,可以看到比如班固等名臣下面都有一段记载,言他年少读书时‘不为章句,通训诂而已’。
表面理解训诂解释字意词意,章句则是句意。
但更深入则是两汉时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要是追求经籍的原意,孔子有句话是述而不作。
今文经学注重章句,则是从孔子注春秋时,以微言大义令乱臣贼子惧。
他们认为春秋经义上每一句话都有表达的内容,内在的意思,他们将内在意思进行阐发,其实就是托古言志。
比如明清科举八股文就是章句之学。
考官从四书五经随便拿出一句话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考生要仿圣人语气立言,将这句话以破题至束股八个段落写一篇文章。
而考生写八股文参考的就是以朱子之作《四书章句集注》。
就好比如今写论文,于论语上任何一句话,考生都要写出一篇论文来。
但宋朝经学却不是如此。
重在古文经学的只训诂,不章句。
溯本求源回到经义上,追求训诂的功夫。
所以九经科只考贴经和墨义,相当于要求背诵和解释经义,不允许对经义有任何阐发。
郭学究叮嘱道:“《尔雅》字数还不如《论语》,你一日背上几个条目即可,你不必操之过急,一步步就实而去。”
“能通训诂一道,将来读九经亦可无师自通。
读书一道并无一步登天之说,而在日积月累,水到自然渠成。”
章越算了下,九经加上孝经,论语,尔雅,以及自己背下的孟子,这就是后世所提的十三经了。
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
,把“十二经”
中的《孝经》和《尔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这就是典型今文经学所认为的‘经’。
一代重击之王郑汉,横扫诸大格斗赛事,令诸王俯首,成就赫赫凶徒之名,然后他说从现在开始,我要这格斗界,再无王者,唯我独尊!...
作者日月同辉的经典小说星空下无敌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大宇宙时代,浩瀚星海,万族争雄。帝王财阀最年轻的大将李寒雨,偶然踏上了秘纹修行跟战甲融合的强者之路,从此拳打各族天骄,脚踏万界巨头,油炸圣子,碳烤神女,敲诸天大能闷棍,给一教老祖灌心灵鸡汤...
本想躲避催婚的她和陌生男人签订了形婚合同,然而那男人却渐渐对她开启狂撩模式。等等,你不是喜欢男的吗?某女推开某男,诧异地问道。秦书香,去看看医生,脑子不太好。某男勾唇一笑,把某女所有的脏话都咽进了嘴里。...
一张两年的合约,她嫁给了传闻中患有重疾的男人。外界都在嘲笑时婳守活寡,只有她咬牙切齿的看着身边人。霍总,你的重疾还有精神说话?不是,霍总,你这是骗婚了吧?哦。我记得昨晚您在隔壁。我梦游了。半夜换房说梦游,人前虐狗说演戏,时婳终于忍不可忍,老娘不干了!!她收拾行李想要逃出国,半道却被从机场截了回去。霍家少奶奶的位置只能是你,要么丧偶,没有离异,自己选。...
当巨龙的时代渐渐终结,当术师们在星空下留下无数的财富和传说,一个个觉醒的少年,便开始踏上他们的征途。...
简介听闻,烈阳国公主除了美貌一无是处,欺男霸女骄纵蛮横,棒打鸳鸯恬不知耻利用权力逼迫丞相府大公子娶了她。重生醒来,沐云初决心洗心革面,做个韬武略样样精通流芳百世的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