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拍卖行(第2页)

那汉子伸出粗大的手掌

“马汉,给他五百两票子。”

徐天宝皱了皱眉头,一把拿过玉观音,揣进怀里,又问道:“你是在哪儿偷得那个洋鬼子?”

那汉子正伸手接钱,随口说道:“利顺德饭店门口,那洋人带了几个大皮箱,手忙脚乱的~~这不,我才~~~”

汉子忽然一凛,“你不是巡捕吧?”

他开始警惕地摸向腰间

徐天宝笑了笑,“我不是,洋鬼子抢了咱们那么多宝贝,你去偷回来,是应该的。

你倒是说说你偷的那个洋鬼子,长得什么模样?”

那汉子摸了摸下巴,想了想,“我看洋鬼子,都长得一个样子,不过那个洋鬼子有点特别,左边的耳朵少了一块。”

这时,马汉已经把一沓票子交给了那汉子,那汉子拱了拱手,“多谢大爷。”

转身便要走,才走出没几步,他又回头说道:“对了,我看见他和魁昌拍卖行的周老板在一起说话。”

说完这才快步消失在小巷的另一头

这时的徐天宝已经没有心思逛街了,他把手里还没来得及吃的糖葫芦随手给了一个路边的小叫花,叫上黄包车就回了利顺德。

一路上,徐天宝就开始动心思,那个洋人和拍卖行的人在一起,显然是想把在北京抢到的文物拍卖,然后卷一大笔钱回国。

“这帮强盗~”

徐天宝摸了摸衣袋里的手枪

中国最早的新式拍卖活动发生在广州,来华外商经常以此销售商品。

清道光年间,由洋人主持的拍卖活动最先出现。

他们在街头巷尾贴上“拍卖招贴”

,其时“至期插标门首,聚买客,一人高立,持物叫卖,不售则更易一物。

价既相当,即拍掌以应。”

可见,那时的商界,对拍卖并不陌生。

从那时起,“拍卖”

就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形式流传下来。

上海则是中国拍卖行的发源地。

中英《南京条约》后,欧洲人曾在上海开设“幸福拍卖行”

等拍卖机构。

1874年(同治13年),英国最大的一家拍卖行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开设了一家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公司。

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蓝白方格旗。

随后,英商的瑞和洋行、罗森泰洋行,法商的三法洋行,日商的新泰洋行,丹麦的宝和洋行等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

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中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述:“丙子春间,华人亦仿外国拍卖物件。

先期悬牌定于何日几点钟,是日先悬外国旗,届时一人摇铃号召,拍卖者高立柜上,手持物件令看客出价,彼此增价竞买,直到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木槌拍桌一声为定,卖与加价最后之客。

一经拍定,不能反悔。”

北方正式的拍卖业最早出现在天津、北京一带,那还是十九世纪的后十年期间。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九阳踏天

九阳踏天

世间修炼,灵肉两极。灵者灵魂,操纵天地元力,感悟大道规则!肉者体魄,淬炼血肉筋骨,融合血脉传承!世人修炼,皆为有朝一日,能够至高无上,踏临九天!而当灵魂足够强大,便需无坚不摧的强大肉身作为祭台,点燃那永不消亡的火焰...

战爷,您夫人富可敌国

战爷,您夫人富可敌国

穿越腹黑女强宠文现言...

最强狂医在都市

最强狂医在都市

治病百万,救命千万,价格昂贵,买卖实惠。感冒抑郁艾滋癌症只要是病,无论大小,钱交百万,手到病除。脑死亡,心肌梗死只要咽气没超过半小时,钱交千万,还你一条命。慕金玉,一个收金卖命的狂医。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顽疾绝症这几个字。...

大明土豪

大明土豪

景泰二年,老好人朱祁镇守着南宫望眼欲穿,奉天殿里的朱祁钰端坐朝堂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钱皇后成了残了废的老妇人,他日宠贯六宫的万贞儿此时还人面桃花瘦。这一年,是大明朝经历惨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京都保卫战刚刚获胜,大太监王振血迹未干,鸿胪寺的杨大秀才拼着一身肥胆回到京师,于少保初显锋芒挥朔方樽。这是...

葫芦农场

葫芦农场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在魔都刷盘子活不下去了的杨峰无奈回了老家,没想到半路捡来的葫芦竟然能够种出极品农作物。从摆摊卖草莓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生巅峰,他种出的水果蔬菜都是顶级食材,是五星级饭店争抢的目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