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 方孝孺的可取之处(第2页)

这个传说中的“天下读书种子”

,终究还是有几分才华的。

然而朱高希却笑着摇了摇头。

“不可能的。”

“陛下要是敢这么做,南臣缙绅势必会作乱!”

“方孝孺可是在建文三年才受到重用,齐泰黄子澄当朝的时候他可是被压制得死死的,建文三年燕军都已经得了天下半壁江山了,想来建文也是没办法,才会选择方孝孺的主意,试图先收拢一批钱财,以充军饷。”

朱棣听后大为失望。

虽然他很想这样做,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爔儿说的都是实情。

当年朱棣起兵之时,喊出的口号乃是“奉天靖难”

靖难靖难,“靖”

指平息,扫平,清除,所以“靖难”

就是指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当年太祖皇帝当国时,发生过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政的事情,即便胡惟庸一党被太祖高皇帝及时剿灭,可太祖爷仍担心日后会有权臣篡权,所以他在《皇明祖训》中留下了一条“靖难遗训”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毫无疑问,这条靖难遗训等同于给予了藩王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因此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那就不是造反,而是藩王遵从祖训举兵讨伐奸佞。

这“奸佞”

,正是一手策划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

朱允炆信任黄子澄与齐泰,聚事削藩,两人本是书生,兵事非其所长,所以朱棣起兵之后越战越勇,麾下将士也越来越多。

到了建文三年,燕军已经夺下了北疆之地,准备饮马长江,杀入金陵。

这时朱允炆才开始慌了,急忙将这两个心腹贬谪出京试图稳住燕军,暗地里却密令二人募兵。

而齐泰黄子澄被贬后,方孝孺才正式进入朝堂执掌大权。

但局势都到了这一步,方孝孺再进行复古井田制改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也是朱允炆会任由方孝孺改革的真正原因!

暂时得罪江南士绅,筹措出一笔军饷,还有希望保住江山社稷。

恐怕这才是朱允炆的真实想法!

可朱棣现在,并不能这样贸然改革,他也不敢这样做。

为了稳住南臣缙绅,让他们接受并且认可永乐新朝,朱棣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多让步,还提拔了七个南臣缙绅做内阁大学士,清一色的南方人。

若是现在突然搞什么复古井田制,南臣缙绅绝对不会答应,最终结果就是江山不稳,社稷动荡!

“干爹放心。”

“现在不可以,不代表以后不可以!”

朱高希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

“等到陛下言出法随、口含天宪的那一天,自然可以进行改革。”

“不过复古井田制并不是唯一选择,咱们还有很多选择的国策,效果相比起来也不算差!”

此话一出,朱棣浑身剧震。

这个朱高希,当真是……我的儿子吗?

他明明如此年轻,却有如此广阔见识,远非寻常人可比!

一时间,朱棣有些惊骇交加。

热门小说推荐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要成仙

新书叩天门拜请诸位道友支持捧场,白沙拜谢。当铺小二,机缘巧合踏上修仙路。无尽的法宝,神奇的法术,瑰丽的修真界,炼气,筑基,金丹境界何处是尽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请看方言的修仙之旅。—‘琴皇汗舞’道友建了一个位道友可以申请加入。...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崇祯五年,天灾频频,吏治败坏,乱军四起,民不聊生,塞外皇太极鹰视狼顾,西北李自成虎视眈眈,关宁吴三桂暗怀鬼胎,崇祯皇帝志大才疏,无力回天,华夏江山风雨飘摇,历史轨迹中,十余年后,南明陆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时,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来到这个世上,他,展开...

大鉴定师

大鉴定师

一位古玩店的学徒,意外之中获得了鉴定系统,有了鉴定大千世界万物的能力。古玩捡漏,无所不能,最终由学徒成为一代大收藏家。...

重生之最强高手

重生之最强高手

遭人背叛,陈风重生都市,一切归零,他一步一步疯狂修炼。只是因为失去的东西,就一定要亲手拿回来!美女如云,强者横行,好男儿就要热血激昂,一路杀伐!...

皇上是匹狼:本宫心慌慌

皇上是匹狼:本宫心慌慌

皇宫?额,她记得是在草原拍牧马戏的呀!絮儿环视了一周,哇,整个一金碧辉煌啊,这个房间作为拍摄用的道具会不会太气派了点!对了,摄像机呢?!她怎么没有看到摄像机,而且导演摄影师化妆师其他工作人员怎么都不在啊?!难道絮儿脑袋一懵,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她再仔细环视了一遍整个宫殿,这个皇后的一颦一笑,这些宫女的一举一动,这个宫殿的一丝一毫,都那么的真实!!!难道?她穿越了!!!她竟然赶上了最流行的事,穿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