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章(第2页)

绝对不亏,是那种温暖又温柔、暖到你骨子里的剧,好看的!”

电视剧论坛上,有关《18岁那年》的讨论格外热闹,有讨论剧情本身的,也有讨论陆煦演技的——无论陆煦演绎的是哪一年的黄路宁,观众们在他身上都看不出丝毫违和感。

“我押一包芥末薯片,陆煦能靠这部剧拿星辰奖视帝。”

“我也……《识骨之途》俞一不拿还有理由,黄路宁再不拿,我想不出任何理由。”

“+1+1。”

在整个互联网上,对《18岁那年》的讨论并不仅限于论坛所提及的内容——

“我妈超爱这部剧,她说剧里的黄路宁和我舅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1,她明明应该更爱那种狗血婆媳剧的,这一部居然她看到停不下来。”

“感觉他们是从黄路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折呢?《18岁那年》是对普通人人生的刻画。”

《18岁那年》观众的年龄跨度……比主创们以为的要大很多。

一位剧评人在《18岁那年》播出十集后发表了一篇剧评,他说,《18岁那年》之所以火,是因为这部剧抓住了“当下”

两个字。

谁都没有回到18岁的可能。

谁的人生都充斥着遗憾。

黄路宁回到过去,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家庭的氛围,也改变了周围人的命运,但这部剧所强调的永远不会是回到过去,而是活在当下。

“不必回到过去再改变,现在改变也来得及。”

观众们讨论着和这部剧有关的各种细节——《18岁那年》虽不似《尸声》那般逻辑缜密,对细节和人物的刻画却相当到位。

黄路宁18岁时的城市面貌、他所成长的社区的变化,都在镜头中一点一点显示了出来。

它或许不是年轻观众的童年,却必然是某些观众的童年。

不管是挤成一团的公交车,在车外吆喝着的烤红薯,还是夏日里喝的一瓶冰汽水,对很多人而言,这是过去生活中的一段记忆。

虽然眼下它已经消失,可它曾出现在很多人的生命中。

……

魏忆肉眼看着《18岁那年》的热度从13000+平滑地挺进14000+,俨然有成为下一部年度爆剧的可能。

“可能?”

郑骁对她的结论不屑一顾,“《尸声》和《识骨之途》都是去年的剧了。”

魏忆这才意识到,虽然刚经历过一个热闹的暑假,《18岁那年》却明晃晃地坐上了年度热度第一的宝座。

——即便在这部剧上线之前,业内对它的定位是“比一般生活剧强一点的生活剧”

作为一路追《18岁那年》到现在的观众之一,魏忆猜,这部剧之所以火,是因为剧里的黄路宁实在太温暖了。

又温暖又坚韧。

他清楚自己上辈子后悔的源头是什么,这辈子才努力去改变它。

谁会不喜欢黄路宁呢?

即使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可仔细去观察的话,会发现黄路宁这个角色身上早已写满了标签,标签却只有两个字——你我。

黄路宁即凡人,黄路宁即你我。

正是因为对人生的一点触动,《18岁那年》明明是和《尸声》《识骨之途》截然不同的剧,却依然很吸引人。

看到小女孩被黄路宁救下的那一刻,魏忆都激动得跳起来了。

她妈也在一边感叹:“不救下来的话,这一家子该怎么过哦?”

热门小说推荐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要成仙

新书叩天门拜请诸位道友支持捧场,白沙拜谢。当铺小二,机缘巧合踏上修仙路。无尽的法宝,神奇的法术,瑰丽的修真界,炼气,筑基,金丹境界何处是尽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请看方言的修仙之旅。—‘琴皇汗舞’道友建了一个位道友可以申请加入。...

明末之力挽狂澜

明末之力挽狂澜

崇祯五年,天灾频频,吏治败坏,乱军四起,民不聊生,塞外皇太极鹰视狼顾,西北李自成虎视眈眈,关宁吴三桂暗怀鬼胎,崇祯皇帝志大才疏,无力回天,华夏江山风雨飘摇,历史轨迹中,十余年后,南明陆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时,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来到这个世上,他,展开...

大鉴定师

大鉴定师

一位古玩店的学徒,意外之中获得了鉴定系统,有了鉴定大千世界万物的能力。古玩捡漏,无所不能,最终由学徒成为一代大收藏家。...

重生之最强高手

重生之最强高手

遭人背叛,陈风重生都市,一切归零,他一步一步疯狂修炼。只是因为失去的东西,就一定要亲手拿回来!美女如云,强者横行,好男儿就要热血激昂,一路杀伐!...

皇上是匹狼:本宫心慌慌

皇上是匹狼:本宫心慌慌

皇宫?额,她记得是在草原拍牧马戏的呀!絮儿环视了一周,哇,整个一金碧辉煌啊,这个房间作为拍摄用的道具会不会太气派了点!对了,摄像机呢?!她怎么没有看到摄像机,而且导演摄影师化妆师其他工作人员怎么都不在啊?!难道絮儿脑袋一懵,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她再仔细环视了一遍整个宫殿,这个皇后的一颦一笑,这些宫女的一举一动,这个宫殿的一丝一毫,都那么的真实!!!难道?她穿越了!!!她竟然赶上了最流行的事,穿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