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在几天前,英国牵线,奉天和俄国也达成了协议,要向他们提供战争物资,有着两个强国盯着,奉天动乱了,他们会无动于衷么?而且还有日本在一旁虎视眈眈,我是怕引起什么外交上的麻烦。”
这年头别的都不好使,唯独列强比起尚方宝剑还管用,段芝贵这下子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谁让他们和列强随便签约的,这种事情怎么不问问我的意见,简直就是胡来!”
胡来也是列强胡来的,你段殿下还能管得了么?张作霖索性不搭理段芝贵了,而是老神在在的坐在一边,看着段芝贵在地上来回拉磨。
“列强的面子不能不给,我可以放人,但是大总统登基在即,他们必须进献资金,这是绝对不能免除的!”
老张早就把他的身份定性为调停人,因此就是要让双方各退一步,他才好处理。
“上将军,二百多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人一时以凑不齐,奉天商业要是都停顿了,他们就更赚不到钱了。
我看这样,先交二十万,您把他们都放了,然后等他们有了资金,再继续进献!”
老张提出了这个折中的办法,段芝贵面色阴沉着,二十万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可是段芝贵又被这骇人的民意吓住了,因此只好暂时点头同意。
“我可以缓几天,但是这钱别想拖黄了!”
“上将军放心吧,我愿意担任这个保人,保证把钱都交上来。
还有一点就是奉票的问题,我听人说了,牵涉到的金额多达一千多万,如果奉票变成了白纸,就相当于从每个奉天人手中掏出两三块大洋啊,老百姓真的承受不起!”
张作霖一提到奉票,段芝贵顿时就好像被踩中了尾巴一样,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这件事情没商量,我的钱都献给了大总统,他们有本事,就去北京要钱吧!”
张作霖昨天已经和张廷兰商量过了,早就猜到了段芝贵会耍无赖,其实他们也盼着段芝贵如此,不然事情还不好办了呢!
“上将军,现在奉票贬值的势头很猛烈,恐慌已经产生,就算您把那些储备金都还回去,也不行了。
我打听过了,奉票原来的储备金就不足,根本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挤兑。”
段芝贵也顿时傻眼了,他也没想到竟会糟糕到了这种地步,在他看来钱就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而已,根本不理解信用才是货币的生命。
“雨亭,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上将军,作霖是个军人,我哪有什么办法,不过我觉得这种事情就要找专业人才。
那些商人就有不少经营票号的高手,您把他们放了,这些人自然要感恩戴德,我让他们想想办法,在不索要储备金的情况下,把货币稳定住!”
段芝贵一听不向自己要钱,他顿时就露出了喜色:“如此最好,那些商人果真能稳定币值,本将军一定嘉奖他们!”
“上将军,既然是让商人出力,就要给予他们一点权力,我看不如暂时把奉天官银号的经营权交出来,让奉天商人暂时管理!”
老张说出这句活的时候,两眼紧紧盯着段芝贵,生怕他看出什么来。
昨天张廷兰向他反复陈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个货币发行权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个,才真正掌握了奉天的命脉。
段芝贵显然没有想得这么多,在他看来官银号已经被搬空了,暂时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如果还在自己手上,就要想办法稳住货币,如果能把这个麻烦推给商人,再好不过了。
“我同意了。”
段芝贵答应的很轻松:“雨亭,你必须尽快把那些暴民处理了,一切都要以大总统的帝业为重,不能再出乱子了!”
老张单人独闯都督府,本来大家都有些担心,要是让段芝贵觉察出张作霖是背后的黑手,说不定一怒之下将老张拿下!
正在大家忧心忡忡的时候,张作霖面带喜色的从都督府走了出来,张廷兰也已经到了,他看到老张的神色之后,顿时心花怒放,他知道自己图谋已久的事情终于成了。
奉天官银号不只代表着货币发行权那么简单,官银号最大的价值就是下属一个奉天机器局,而这个机器局从清末就开始建立,生产银元和铜子。
机器局是奉天最早的工业化生产企业,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生产军火的问题,这也是大名鼎鼎的奉天兵工厂的前身。
拿到了官银号,就拿到了机器局,同时也就拥有了筹建兵工厂的机会。
能够生产军火,奉系才能真正壮大,张廷兰又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粉饰的盛世,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失忆的少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错成世间百态。帝王将相,苍生黔首,浮沉于无边苦海。尘世间,少女孑孓独行,寻找着久远的回忆。...
...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穷小子入赘为夫,受尽了白眼和嘲笑,如今发现自己竟是富豪私生子,继承亿万财产。...